三天后再看 Figure 03:一台引发全球讨论的“家庭通用 AI 机器人”

Figure AI 推出通用人形机器人 Figure 03,具备家务执行与学习能力,被视为AI走入现实生活的重要里程碑

作者: AIPH
分类:产品观察
5 次阅读


001.jpg


       10 月 9 日,美国机器人公司 Figure AI 在加州正式发布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 Figure 03。这场发布会在全球科技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短短三天时间内,从硅谷到东京,从Reddit论坛到微信朋友圈,几乎所有关注AI和机器人领域的人都在讨论同一个问题:通用型家庭 AI 机器人,真的来了?


       Figure 03 被认为是目前最接近现实使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相比那些还停留在研究所里的实验机型,它更小、更安全、更柔和,也更贴近人类生活。


一、从“惊艳亮相”到持续发酵

       Figure 03 的发布并没有像手机新品发布那样轰动一时,但其影响力却在随后的几天持续扩散。尤其是在各大国际科技媒体的报道之后,这台灰色织物包裹的机器人迅速成为讨论焦点。


       这款机器人由美国初创企业 Figure AI 研发。公司创始人 Brett Adcock 曾公开表示,他们的目标不是造出“会跳舞的机器”,而是让机器人能在真实环境下,像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002.jpg


       Figure 03 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它会打扫、会收拾、能洗碗、能叠衣服,甚至能识别人类的语气和习惯,主动完成部分家务任务。


       《TechRadar》在报道中评论道:


“如果 Figure 03 真能量产,它可能会成为第一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家用机器人。它的功能覆盖度和交互体验,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款消费级机器人。


       这句话,也成为过去几天全球社交媒体上被引用最多的评论之一。


二、从“机器”到“伙伴”:设计理念的转变

       Figure 03 最大的突破,不仅在于它能动能想,更在于它被刻意“去工业化”。


       它没有冰冷的金属外壳,而是采用灰色织物覆盖,触感柔和,外形比例更接近普通成年人的身材。这样的设计让它在家庭环境中更显亲和,也减少了误触带来的风险。


《Cybernews》指出:


“Figure 03 的外观让人第一眼就明白,这不是实验室的产物,而是一件可以生活在你家里的电器。柔性材料让它更安全,也更人性化。”


       安全是 Figure AI 此次强调的重点。其电池系统加入多层防护结构,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防短路、防过热机制。公司团队称,哪怕在极端环境下,它也能自动切断电源以防事故。


003.jpg


       在产品发布视频中,Figure 03 与小狗互动、协助主人摆放餐具、搬运购物袋的画面,呈现出一种“家人式”的温度。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视觉感受,远比技术参数更有说服力。


三、精细动作的突破:从“机械手”到“人类手”

       技术层面上,Figure 03 的另一个里程碑是其全新的“手眼协调系统”。


       每只手掌都集成了微型摄像头,可以独立于主视觉系统工作。即便主摄像头被遮挡,手部摄像头依旧能提供精准的视觉反馈。


       同时,指尖传感器的灵敏度高达3 克压力感应。这意味着它可以识别并稳稳抓住一个回形针、玻璃杯,甚至一只活泼的猫。


       《Indian Express》称其为“目前全球最精密的消费级机械手之一”,认为这是 Figure 03 能够执行高风险动作(如洗碗、擦桌、操作家电)的关键所在。


004.jpg


       这种技术能力也让 Figure 03 的动作更加自然。它不再像过去那样笨拙地执行命令,而是能在“看”的同时“调整”。这正是机器人学中最难攻克的领域之一——实时感知与反馈控制


四、AI赋能:Figure 03的“大脑”在学习

       除了物理层面的进步,Figure 03 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学习与思考能力。


       它搭载了 Figure AI 自研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理解语言、识别图像、分析空间位置,并在多轮交互中持续学习。


       在外媒测试中,它能根据主人的习惯自动调整行为。例如,识别用户喝咖啡的时间、偏好浓度,或者根据宠物活动的规律调整打扫顺序。


       《TIME(时代周刊)》在将其评为“2025 年最具突破性的发明之一”时写道:


“Figure 03 标志着家用机器人真正从功能层面迈入智能阶段。它不只是被动执行命令,而是开始理解人类生活的逻辑。”


       这样的评价,也间接反映出 Figure 03 不仅是机械创新,更是 AI 技术落地的一个象征。


五、质疑与冷思考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认为 Figure 03 是“完美的未来”。


       在 Reddit 的机器人开发者社区中,有工程师质疑其演示视频的真实性:“演示总是完美的,但我们想看到它连续工作十个小时不出错的表现。”


       机器人研究者 Chris Paxton 在 Substack 博客上写道:


“Figure 03 的手部控制令人印象深刻,但它离真正的商用还有一段距离。能否实现稳定、低成本的量产,将决定它是一次突破,还是一次泡沫。”


       这种谨慎的态度在行业内并不少见。毕竟,类似的“革命性机器人”早已有前车之鉴——波士顿动力的 Atlas 虽然动作惊艳,但商业化进展并不理想。


       《TechCrunch》也在报道中提醒,Figure 还需要证明自己能从原型走向市场,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价格控制和售后支持上。


六、Figure 03 的意义:通用机器人元年的信号

       尽管存在质疑,但 Figure 03 的出现,几乎被所有业内人士认为是一个“转折点”。


       它不再是工业设备的延伸,也不再只是实验性的展示,而是真正进入家庭生活的第一代通用机器人


       《Interesting Engineering》总结道:


“Figure 03 让世界第一次看到,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后的现实形态。它不是科幻,而是可以被制造、被销售、被使用的产品。”


       在全球劳动力老龄化、服务业用工紧缺的背景下,这样的产品无疑会被寄予厚望。

       对于企业来说,它是生产线自动化的延伸;

       对于家庭来说,它可能是“第二个家人”;

       而对于整个社会,它可能意味着一次生产力结构的重组。


七、写在发布三天后的结语

       从 10 月 9 日发布至今,Figure 03 仅仅用了 72 小时,就让全球重新审视了机器人行业的未来。


       在一个充满 AI 应用的 2025 年,人们早已习惯聊天机器人、AI绘图、自动驾驶——但像 Figure 03 这样“能动、能看、能学”的实体AI,仍然让人惊叹。


       或许,这台机器人距离真正走进普通家庭还有几年时间;

       或许,它仍会面对成本、监管与伦理等难题;

       但可以确定的是,Figure 03 已经让“通用机器人”从概念变为现实。


       正如《TechRadar》的评论所说:


“Figure 03 并不是完美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让AI真正进入人类世界的开始。”



       资料来源

      • TechRadar: Figure 03 Might Be the Home Robot That Changes Everything
      • TIME: Best Inventions 2025 – Figure 03
      • TechCrunch: Face to Face With Figure’s New Humanoid Robot
      •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Figure 03 Humanoid Robot Helps With Home Tasks


(撰写|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