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AgentKit实测:它真能取代N8N,成为自动化新王么?

你有没有想过,亲手创造一个能听懂人话、并真正帮你干活的AI助手?比如,告诉它“我想去三亚度假”,它就能自动查询航班、规划行程,而不只是陪你聊天?过去,这需要复杂的编程和系统对接,门槛极高。但现在,OpenAI推出的 AgentKit ,正试图将这一切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它宣称能让任何人,无论会不会写代码,都能快速设计和部署强大的AI智能体。

作者: Janine Heinrichs
分类:产品深度
16 次阅读

你是否曾幻想过打造一个由 ChatGPT 驱动的个人助手?它不仅能文字回复,还能实际为你完成任务?


0.png


普华永道 2025 年调查显示,79% 的高管表示其公司已开始采用 AI 智能体。但在此前,构建这类智能体需频繁切换多种工具、编写复杂后端逻辑并无休止调试 API。


这正是 OpenAI 的 AgentKit 的用武之地。这个一体化平台让任何人(无论开发者还是非技术人员)都能快速设计、测试和部署 AI 智能体。


在本次 OpenAI AgentKit 评测中,将剖析其优缺点、功能特性、适用人群,并演示如何用它创建一个能生成行程、查询航班信息的旅行智能体。


文章最后将 AgentKit 与三大替代方案 (N8N、Albato 和 Pabbly) 对比,助你判断它是否适合你!


AgentKit 是一款强大平台,让用户能安全高效地设计与部署 AI 智能体。但其工作流可能复杂:仅支持 OpenAI 模型,集成需后端配置,且高级检索功能有限。


优点与缺点如下:


优点:

- 通过拖放式画布快速设计复杂智能体工作流

- 集设计、部署、测试与管理于一体

- 适配多技能水平(开发者可编码,非技术人员可用可视化界面)

- 工具保障数据安全、合规与高效管理

- 优化工具提升准确性并微调模型

- 使用 ChatKit 将品牌化聊天智能体嵌入应用


缺点:

- 每个决策都需 "if/else" 节点,导致工作流臃肿复杂

- 仅支持 OpenAI 模型,且平台未开源

- 集成智能体需后端处理 API 密钥

- 缺乏高级检索工具


OpenAI 的 AgentKit 是什么?


OpenAI 的 AgentKit 通过可视化工具助力开发者快速构建与部署 AI 智能体。它将全流程(设计、版本控制、提示调整和测试)整合至单一平台,实现智能体从原型到产品的无缝过渡。

OpenAI CEO 萨姆·奥尔特曼称其 "以更低阻力满足构建、部署和优化智能体工作流的一切需求"。


AgentKit 解决的核心问题


AgentKit 旨在解决工具碎片化难题,简化智能体开发工作流。

在 AgentKit 问世前,用户需用不同工具进行编排、数据连接和测试,再从头搭建前端。这种模式难以扩展,而 AgentKit 正为此而生。


AgentKit 与 Responses API


AgentKit 基于 OpenAI 于 2025 年 3 月发布的 Responses API 构建。若你已使用该 API,则可无缝衔接。

即使未接触过,AgentKit 依托此基础设施也让一切更易上手。


AgentKit 对比 ChatGPT


"智能体" 与单纯使用 ChatGPT 有何不同?不妨将 AgentKit 视为 "具备执行能力的 ChatGPT"。

普通 ChatGPT 仅以文字回复;智能体却能执行操作:从 Google Drive 提取数据、更新电子表格、发送邮件,或完成任何编程任务。这正是其颠覆性所在。


可视化优先与代码优先的灵活性


AgentKit 不限定单一构建方式。有人偏爱拖放式可视化界面,有人则倾向编写代码。

它罕见地提供双选项:Agent Builder 作为可视化画布,无需代码即可设计工作流;同时也支持 Node、Python 或 TypeScript 编码开发。

可视化方法擅长处理复杂工作流的连接逻辑,而代码可针对需定制部分精细调整。

这种灵活性正是 AgentKit 的实用之处。OpenAI 借其整合碎片化的开发生态,实现协同流畅运作。


AgentKit 最适合谁?


以下人群最能受益于 AgentKit,例如:


  • 开发者:可用 Python、TypeScript 或 Node.js 构建、测试和部署 AI 智能体。
  • 工程团队:快速搭建与管理多智能体系统。
  • 产品经理:设定智能体行为规则,并与工程师协同工作。
  • 企业:管理数据权限、安全性及工具集成(如 Google Drive 与 CRM)。
  • IT 团队:大规模部署智能体,通过 ChatKit 嵌入应用,并用 Evals 监控性能。
  • 法律团队:利用审计日志、版本控制与策略工具确保合规。
  • 爱好者:通过拖放工具构建智能体,并通过 SDK 深度定制。


AgentKit 核心功能


AgentKit 的关键功能包括如下:

  • Agent Builder:可视化拖放画布,设计多智能体工作流。
  • Connector Registry:中央管理面板,连接 Google Drive、Dropbox 等工具。
  • ChatKit:将可定制聊天智能体嵌入应用或网站。
  • Agents SDK:支持 Python、TypeScript 或 Node.js 开发,完全掌控智能体逻辑。
  • 评估:性能评估工具,如追踪分级、数据集与自动提示优化。
  • 安全防护:开源安全层,检测个人身份信息与越狱攻击。
  • 强化微调 (RFT):使用自定义评分器微调 o4-mini 或 GPT-5 等模型。


如何使用 AgentKit


以下是使用 OpenAI AgentKit 创建旅行智能体的步骤:

1. 注册 Agent Builder

2. 添加支付方式

3. 购买积分

4. 访问 Agent Builder

5. 创建新工作流

6. 创建分类器节点

7. 选择输出格式

8. 添加属性

9. 添加 "If/else" 节点

10. 添加航班智能体节点

11. 添加行程智能体节点

12. 预览与测试

13. 创建并下载小部件

14. 上传小部件

15. 部署 AI 智能体


步骤 1: 注册 Agent Builder


1.png

首先访问 platform.openai.com/agent-builder 完成注册。


步骤 2: 添加支付方式


2.png

操作前需添加支付方式。平台采用积分制,API 调用会消耗积分。


步骤 3: 购买积分


3.png

可自定义购买额度与金额。

仅需 5美元,即可获得约 200 万输出 token,足够入门使用。我选择了此选项。


步骤 4: 访问 Agent Builder


4.png

支付后,我进入 OpenAI 概述页,选择 "Build with AgentKit" 下的 "Design"。

5.png

随后点击 "Open Agent Builder"。


步骤 5: 创建新工作流


6.png

OpenAI 提供六类工作流模板:


1. 数据丰富:收集数据以回答问题。

2. 规划助手:制定工作计划。

3. 客户服务:按策略处理客户咨询。

4. 结构化数据问答:查询数据库。

5. 文档对比:分析上传文档差异。

6. 内部知识助手:解答员工问题。


这些模板虽好,我仍选择 "Create" 从头开始。

7.png

系统立即生成带 Start 节点的新工作流,用于设置输入和状态变量并连接智能体模型。所有新工作流均以此为基础。


本指南中,我将参照 OpenAI 克里斯蒂娜·黄的示例,构建一个能生成行程并查询航班信息的旅行智能体。


步骤 6: 创建分类器节点


8png.png

计划创建行程与航班两个智能体,因此需将首节点改为分类器,判断用户输入涉及行程或航班。


选中 "My agent" 节点后,我将其重命名为 "Classifier",并添加描述指令:


"你是一个用于区分消息属于行程或航班类别的旅行助手。"


步骤 7: 选择输出格式


9.png


接着,我将输出格式从文本改为 "JSON",并点击 "Add schema"。


步骤 8: 添加属性


10.png


在弹出的窗口中,我添加名为 "classification" 的属性,选项包括 "flight_info" 与 "itinerary"。


步骤 9: 添加 "If/else" 节点


11.png

随后添加 "if/else" 节点以实现分类分支。我从分类节点拖拽出新节点,并在左面板选择 "If/else"。

12.png


选中该节点后,在 "If" 条件中输入 "input.output_parsed.classification == "flight_info""。


步骤 10: 添加航班智能体节点


13.png


从该节点拖拽出另一新节点,选择左面板的 "Agent"。


14.png

我将其命名为 "Flight Agent",指令为:"你是一名旅行助手。推荐航班目的地,请使用机场代码。"


同时为其添加 "Websearch" 工具,以获取最新航班信息。


步骤 11: 添加行程智能体节点


15.png


对行程智能体,我重复操作:添加 Agent 节点并连接至 "Else" 分支,命名 "Itinerary Agent",指令为:"你是一名旅行助手。制定简洁的行程安排。"


步骤 12: 预览与测试


16.png

点击右上角 "Preview" 可预览测试工作流,但需先验证组织身份。预览界面允许像聊天机器人一样发送消息并完成任务(例如询问某地旅游建议)。


步骤 13: 创建并下载小部件


17.png


为提升结果视觉效果,我使用 Widget Builder,通过描述或上传 .widget 文件快速生成小部件。


我选择描述方式,输入:"设计一个小部件,展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航班信息,含航班详情。"


18.png

Widget Builder 即刻生成小部件代码与预览图。


我点击右上角 "Download" 下载模板。


步骤 14: 上传小部件


19.png


在工作流中选中 "Flight Agent" 节点,将输出格式设为 "Widget" 并上传文件。此后预览时,将显示可视化航班信息卡片。


步骤 15: 部署 AI 智能体


20.png


确认无误后,点击右上角 "Publish",仅需命名工作流即可部署 AI 智能体。

发布后,我可使用 Agents SDK 或 Workflow ID 将其直接集成至产品中。

总体而言,AgentKit 让从零构建功能完备的旅行智能体变得轻松。尽管需一定开发基础,但其智能体连接速度与小部件设计体验令人印象深刻。


三大 AgentKit 替代方案


以下是亲测值得考虑的 AgentKit 替代方案:


N8N


首推的 AgentKit 替代方案是 N8N。作为其最大竞争对手,它提供超 500 种集成与强大的工作流自动化工具,支持多步骤流程构建。

N8N 的亮点在于开源特性,而 AgentKit(作为平台)并非开源。N8N 兼容多第三方应用与模型(如 OpenAI、Anthropic 及自托管 LLM),支持全后端定制,避免供应商锁定,并覆盖前后端自动化。

反观 AgentKit,它深度绑定 OpenAI,提供精致的聊天小部件与提示优化工具,但仅支持 OpenAI 模型且外部集成有限。

若需广泛集成与开放部署,选 N8N;若追求流畅聊天界面与 OpenAI 无缝集成,选 AgentKit。


Albato


21.png


第二推荐的是 Albato。这款无代码自动化工具连接超 1,000 款应用(如 Google Sheets、Slack、Shopify 和 HubSpot),实现免编码工作流自动化。

Albato 凭借基于规则的自动化脱颖而出,可同步数据、发送提醒或更新记录。它提供简易拖放构建器、实时同步(企业版支持每分钟)并兼容自定义 API 与 webhooks。

而 OpenAI 的 AgentKit 专注 AI 智能体开发,提供 Agent Builder、ChatKit 等工具,用于构建 LLM 驱动的智能体。

若追求简单、高性价比的应用自动化,选 Albato;若需可视化构建多智能体工作流,选 AgentKit。


Pabbly

最后推荐的是 Pabbly。这款高性价比自动化平台连接 1,000 余款应用并构建复杂工作流,尤其适合中小企业与营销人员。

Pabbly 的终身套餐是其主要优势,一次付费永久使用。它还提供工作流无限任务量,并通过 SOC2 Type 2 与 ISO 27001 认证保障企业级安全。

而 AgentKit 擅长管理多智能体并维护清晰记录,适合使用 GPT-5 或 o4-mini 构建智能体的开发者。

若需经济高效、可扩展且安全的无代码自动化,选 Pabbly;若强调与 OpenAI 的深度集成,选 AgentKit。


OpenAI 的 AgentKit 评测:你的理想之选吗?


实际使用后,AgentKit 实现了其初衷:将智能体构建、测试与部署整合为流畅的工作流。我喜欢用可视化构建器快速将创意转化为原型,并通过 SDK 自定义逻辑。

但 AgentKit 最适合已深耕 OpenAI 生态的用户。若需更灵活集成,可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N8N 适合追求开源灵活性、全后端控制与海量第三方集成的开发者及团队。

Albato 适合需要简易拖放设置与实时同步的无代码应用自动化用户。

Pabbly 适合寻求终身套餐、无限工作流且预算敏感的小企业或营销人员。


本文转载编译自https://www.unite.ai/|原文地址:https://www.unite.ai/agentkit-by-openai-review/|(编译:Kate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