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在10月推出了新一代创作模式,为用户带来了更灵活的AI内容生成体验。
这次更新不仅强化了文本能力,还开放了图像、参考素材、画板草图等多模态输入,让创作者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表达创意。
一、创作体验再升级
新版编辑器在原有输入框基础上,加入了“多模态输入”入口。用户可以直接上传图片、截图或参考文档,AI 会自动理解画面内容并据此生成文案、标题或排版建议。系统支持同时接收多个输入源,结合语义理解能力,实现更精准的多维创作反馈。
例如,当设计师上传网页布局草图时,AI 能自动识别页面结构,并给出改进建议;而撰稿人上传品牌宣传图后,也能获得风格一致的文案生成结果。
二、画板功能:灵感即时可视化
豆包在本次更新中还引入了全新的“画板”模块,允许用户用拖拽、绘制的方式进行初步设计。在画板上,AI 能根据用户的笔触识别布局意图,并生成结构化的图文模板。
这一功能尤其适合品牌海报、活动主图和UI设计等场景。用户不需要具备设计基础,只需提供基本构想,AI 就能在几秒内输出完整的视觉方案。
三、参考素材功能:让AI理解你的风格
豆包还上线了“参考图文”输入功能。用户可以上传一份示例作品(如品牌视觉或竞品文案),AI 将自动学习其配色、排版和语言风格,在后续创作中实现延续。
官方介绍称,这一功能采用了图文双向特征提取模型,可在保留风格一致性的同时,确保输出内容具备原创性。
例如,电商运营人员可上传一张“爆款商品图”,AI 随后就能按照相似风格生成新的推广素材;营销策划师则可导入过往活动文案,让AI以同样语气生成新的创意提案。
四、代码辅助生成:文本之外的新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豆包编辑器还加入了轻量级代码模式。开发者可直接在编辑器中使用自然语言描述逻辑需求,AI 随后会自动生成可运行的代码段。
目前系统支持 JavaScript、Python 与 HTML 三种语言,并支持在线预览与导出。这使得豆包的应用边界进一步扩展,从内容创作延伸至原型搭建与简单开发任务。
五、AI能力全面提升
除功能更新外,豆包还对底层模型进行了优化。新版在理解图像结构、分析语言语境及生成复杂内容方面表现更稳定,生成速度提升约 40%。官方表示,这次升级不仅是工具层面的增强,更是向“多模态内容创作平台”的战略转型。
目前,新版豆包编辑器已在网页端全面开放,移动端功能也将陆续上线。
结语
随着AI内容创作从文字时代迈入图文融合阶段,豆包的新模式无疑拓宽了创作边界。它让“灵感输入”变得更自然,也让AI创作更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对于设计师、内容创作者乃至开发者而言,这次更新或许意味着一个更自由的AI创作新阶段。
(编辑|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