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目前已在各行各业的产品路线图上占据了核心地位。它甚至促使公司高管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产品战略。根据普华永道 2024 年 6 月的《脉搏调查》中显示,美国82% 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如果不能应对 AI 带来的变革,企业在未来十年内将难以存活。AI 正在拓展各种可能性并创造新的机遇;然而在同一项调查中,只有 41% 的高管表示,对于如何实现他们更新后的产品愿景已达成共识。
有时,公司会在没有彻底思考的情况下创建新的、由 AI 驱动的功能。在急于赶超竞争对手、拉近与愿景的距离时,他们反而适得其反。仅凭 AI 无法实现产品差异化,使用 AI 工具本身也算不上战略。以下是公司常犯的产品战略的错误,并试图探讨如何避免它们。
将抄袭竞争对手的 AI 功能作为产品战略
关注竞争对手是必要的。但应避免像学生照搬别人试卷上的错误答案那样误抄他们的错误。引起热议的 AI 功能并不总是能从客户那里获得良好的口碑反馈。等到复制的公司正准备停用(sunset)一项失败的 AI 功能时,公司可能已经浪费了大量时间、资源来开发并模仿它们。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2025 年商业 AI 状况研究》中所言,许多生成式 AI 试点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由于僵化的工作流程、缺乏情境学习以及与日常运营的脱节。”换句话说,就是在没有考虑 AI 如何融入的情况下应用它。
在没看清竞争对手的 AI 产品选择就急于改变战略,甚至完全偏离了明确的焦点。这需要了解竞争对手是在构建符合其战略的功能,还是在盲目追逐新事物,才是更好地了解市场变化有价值的判断依据。即使他们的 AI 功能似乎符合他们现有的战略,或预示着一个有价值的战略转变,这并不意味着该战略适合自己的公司,或者应该复制他们的功能。在模仿其他公司的 AI 方法之前请三思。
误判客户对 AI 错误的容忍度
当 Apple 构建他们的 AI 通知摘要时,他们着手解决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问题。他们的 AI 通知摘要出错的次数之多足以侵蚀用户信任。一些用户甚至在推特上分享了 Apple 发送给他们的有争议摘要。《华尔街日报》资深科技专栏作家 Joanna Stern 在推特上写道:“苹果智能的通知摘要在总结我妻子发来的信息时,一直坚称我有一个丈夫。”这最终导致 Apple 暂时暂停了该功能并缩小了范围。
要么是 Apple 认为用户会更宽容 AI 的错误,要么是误判了对于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各种通知主题而言,准确性上的差异会有多大。Apple 的一项核心优势历来是其在构建直观、精心设计的产品方面的良好声誉。他们的 AI 通知功能损害了这一优势,而非利用了它。
公司应该评估其产品中有哪些部分适合使用 AI。他们应该找到对不准确性有更高容忍度的机会,选择一个有明确数据集来界定何为“良好表现”的难题,或者投入额外的时间将新功能构建到可靠的水平,使其与他们的产品战略保持一致。
AI 战略家:“摘取唾手可得的果实”的弊病
公司在使用 AI 时寻找的另一件事是“唾手可得的果实”,通常没有考虑这个唾手可得的果实是否值得追求。急于实施最快、最简单的功能会给企业带来并不令人满意的结果。它导致的功能乍一看很有趣,但最终让用户失望。
LinkedIn 为其高级用户在帖子下方添加了 AI 提示问题,但许多用户发现这些提示没有帮助。《快公司》的新闻总监 Christopher Zara 在一篇《快公司》文章中分享道,有一次 LinkedIn 曾弹出提问:“我能从南瓜香料中获得什么?”到 2024 年 9 月,也就是 LinkedIn 宣布该功能推出不到一年后,LinkedIn 开始逐步取消(rolling it back)该功能。
公司不一定应该避开比更大的 AI 举措更快的机会。然而,他们应该考虑这些“更容易”的机会是否值得投入资源。如果存在客户可能需要的其他功能,或者可以利用组织竞争优势的机会,那么优先考虑更难的举措可能会更好。
评估 AI 应该如何融入产品战略
公司可以构建客户喜欢的 AI 功能,但仍然会陷入困境。如果功能在市场定位、用户细分以及利用其差异化因素方面与产品战略不一致,就可能使公司陷入与那些能够轻松抄袭 AI 功能的竞争对手的持续竞争。这种新的 AI 功能不是公司独特价值链的一部分时,这个AI 工具可能会损害公司的核心价值主张。
Pico 的首席体验官 Ben Jordan 在一次采访中曾说,Pico 是一家致力于构建 AI 原生引擎以实现更智能建筑运营的初创公司。“对于企业来说,真正的问题是:鉴于我们的数据、客户关系和领域专业知识,我们能用 AI 独特地做些什么?而不是‘我们可以附加什么样的通用 AI 功能?’弄清楚这一点的公司将创造真正的护城河,而那些只是敷衍了事的公司将只剩下没有人使用的功能。”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了解其从产品战略角度的侧重点至关重要,并确保其 AI 投资反映出这一焦点。分心很容易,一旦在产品中做了错误的选择而落后,就很难赶上。
将 AI 融入产品对企业和客户来说都是双赢的。另一方面,它需要与产品战略精心协调。与产品战略相冲突的 AI 功能和产品可能会损害客户的信任,或使企业陷入难以发展的境地。专注于构建 AI,并与独特的业务资产相协调可以让企业脱颖而出。
本文转载编译自 https://www.forbes.com/|原文地址:https://www.forbes.com/sites/annegriffin/2025/10/10/how-to-avoid-ai-strategy-mistakes-and-optimize-your-product-strategy/|(编译:Kate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