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之家 - 做好AI产品、用好AI产品
关于 AI 下半场的思考(真格基金深度对谈)

和历史上其他创新技术相比,生成式 AI 的应用落地速度非常快,今年我们已经看到随着模型能力的飞速进展,不少 AI 应用开始有实打实的收入。

Arthur Chiao·产品趋势
【产品观察】盘点最受欢迎AI产品

不久前,硅谷知名投资机构a16z做了一个调查,询问了18位不同行业的领导者,让他们分享各自最喜欢的AI产品。

乌鸦智能说·产品观察
【经验分享】AI 时代如何做独立开发

本次分享,我想结合我做过的产品,谈一谈做独立开发的一些感悟、积累的一些经验、以及我看到的行业机会。我做过的 AI 产品不完全统计,我最近两年做过的 AI 产品有十来款,主要聚焦在 AI 应用层,去年基本保持每个月发布一款新产品的节奏。被人熟知的产品包括:ThinkAny:去年三月上线的 AI 搜索引擎,深受东南亚用户喜爱,高峰时期月访问量大几十万,也上过一些 AI 产品排行榜单。ShipAny:去年圣诞节发布的 AI 应用开发框架,预售四小时销售额破 1w 美金。主打一小时快速上线 AI SaaS 网站,目前已经是一些独立出海项目的首选开发框架。MCP.so:去年 11 月底上线的 MCP 应用市场,最近三个月平均月访问量百万,被 a16z 市场报告引用,已有全球知名度。CopyWeb:今年 2 月份上线的 AI Coding 产品,主打网页复刻,已经跑通了 PMF。最近三个月,我没开发新产品。主要精力在整理过去的一些经验,想着把之前做得不够好的产品捡起来迭代优化。适当断舍离,该坚持的也要坚持。独立开发一年半,我的一些感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AI 时代,对独立开发者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利用 AI 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做出产品。特别是基于 AI 热点做新产品的场景,快就是优势。技术门槛不是特别高的 Web 类项目,第一个版本,也许不需要花几个月时间去打磨,如果能做到一周、一天或者一小时上线,那肯定是极好的。比如我之前做的 AI 红包封面生成器,在星巴克写了一个小时上线,过年前几天跑了很多流量。我去年做的 AI 搜索引擎,第一个版本是在一个周末完成的。我去年做的 AI 应用开发框架,是在预售后一周时间内写完代码交付的。快速上线,先起飞再加油。先验证用户需求,再决定是否继续投入,是独立开发者或小团队做产品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快不如精,长期主义我做 AI 产品速度已经非常快了,这是我最大的优势,也时常让我困扰。反思起来就是,兴趣过于广泛,涉猎太多,很多产品都是浅尝辄止,没有往深了做,抓住了一些机会,也错过了很多机会。比如我是最早进入 chatbot 客户端、AI 知识库赛道的开发者之一,冷启动做得还可以,有一些知名度,只是后面没有坚持做,用户和口碑都流失了,倍感遗憾。最近看到很多产品后来居上了,五味杂陈。做得快不如做得精,如果快速上线跑通了 PMF,还是应该坚持做下去。长期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品质,是我对后来者的建议,也是对自己的告诫。梦想要大,切入要小我去年做 AI 搜索引擎的时候,希望对标 Perplexity,做成一个全球性的通用 AI 搜索引擎。我去跟投资人聊,他们觉得我想做的方向很好,天花板足够高,但是需要投入的资源也很大,这是巨头们的战略方向,竞争激烈,不太相信我能做起来,建议我做垂类 AI 搜索引擎。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觉得光脚不怕穿鞋,就想做通用。后面越做越难,有段时间 token 成本特别高,拿不到投资,又赚不到钱,备受打击。再后来很多大模型厂商的 chatbot 都内置了联网搜索,这个赛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秘塔做了 AI 学习,Genspark 转型去做通用智能体了,我最近也在思考 ThinkAny 应该何去何从。创业者前年需要选择做通用大模型还是垂直大模型,去年需要选择做通用 AI 搜索引擎还是垂直 AI 搜索引擎,今年需要选择做通用智能体还是垂直智能体。理想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梦想可以很大,切入应该要小。独立开发者或小团队,从垂直赛道切入,不会有太大的资源整合压力,竞争更小,产品效果更收敛,粘性更高,也更容易产生正反馈。先垂再通,农村包围城市,不失为一个好战略。自己造血,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去年做 AI 搜索引擎,今年做 MCP 应用市场,见了很多投资人。大致了解了国内的投资现状和资本的投资逻辑。资本很看重团队。创业跟爆米花电影的爽片情节不一样,需要团队作战,靠个人英雄主义走不通。资本很看重竞争格局。大厂有足够多足够好的飞机大炮,AI 搜索和 MCP 都在大厂的射程范围内,凭什么你能做起来。商业模式和增长速度是基本面,如果跑通了商业模式,增长速度很快,也有机会拿到投资,进一步验证了“资本只是锦上添花”。经常看到很多产品发 PR 稿晒 MRR,也是一种曝光自己吸引资本注意力的策略。独立开发者或小团队,需要对资本祛魅。专注迭代产品,持续商业化,如果能自己造血,就不需要用资本做杠杆。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有实力了,才能邂逅更多的有缘人。流量为王,持续构建影响力我辞职之后,就坚持在社交平台输出内容。虽然没有刻意打造个人 IP,但也积累了一些影响力。社交平台的关注和流量,为我推广或售卖自己的产品,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去年圣诞节,我第一次以预售的方式推广新产品,短时间内很多用户支持,给了我很大的惊喜。现在流行超级个体、一人公司。对于独立开发者或小团队,应该积极经营社交账号,输出高质量的内容,积累影响力,形成流量池。流量变现的方式很多种,内容利他性很关键。做产品最重要的是开心最后一点感悟就是我个人的人生信条了:做产品最重要的是开心。我每天辗转于各个咖啡馆,出国旅游时也带着电脑,Coding Anywhere。我有时候也焦虑、迷茫,但整体上是开心的,持续创作是快乐源泉。AI 应用出海,可复制的一些经验讲了很多个人感悟,也讲一些实际的、可复制的经验,给想做 AI 应用出海的朋友一些参考。AI 应用开发 SOP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做产品快,主要是因为我通过多个项目实践,积累了 SOP,第一次做 AI 应用出海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个流程:技术栈和依赖项都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开发基础:typescript / react / nextjs登录注册:next-auth / clerk数据存储:supabase / neon多语言:i18n / next-intl支付:stripe / lemonsqueezy / creem文件存储:s3 / r2项目部署:cloudflare / vercel域名管理:godaddy / namecheap我也在做一个全栈开发社群,在社群分享了一些我做过的项目,帮助群友们学习全栈开发技能、加入 AI 应用出海行列。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浏览器打开:1024.is 详细了解。做产品需要从实践中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认知、不断打磨自己的 SOP,才能做到 Ship Fast, Ship More.一小时快速上线可以造轮子,也要用好轮子。要做到一小时快速上线一个 AI 应用,有很多方式可以实现。比如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全栈开发框架,减少编码工作。常用的 Web 全栈开发框架包括 NextJS / Remix / Nuxt 等。比如可以选择一个项目模板,快速集成基础功能。开源的模板包括 OpenSaaS / saas-starter 等,开箱即用。我之前做过的 AI 应用,有一部分开源在 github.com/all-in-aigc,有需要你也可以使用。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商业模版,比如 ShipAny / ShipFast / MkSaaS 等。商业模版的好处是除了提供大量的基础功能和业务组件之外,还配备使用文档,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自己的项目,少走一些弯路。另外,在开发 AI 应用时,我们也会经常用到一些 UI 组件库,比如 Shadcn / MagicUI / HeroUI 等。造轮子是一种追求,用好轮子是一种本事。好的轮子能让你省心,事半功倍。ProductHunt 打榜ProductHunt 打榜是产品冷启动最快的方式。我去年做的 ThinkAny 在上线第三天发布到 ProductHunt 打榜,拿到了日榜第四的成绩,后面被一些 Youtube、Tiktok 大 v 自发宣传,吸引了大量关注。ProductHunt 打榜讲究一定的策略,一般需要提前提交产品,设置好定时发布时间。在发布时间到来之前,你需要经常登录 ProductHunt 网站查看你的产品有没有被标记为 Featured,如果没有,你可以选择发邮件或者在 Twitter 上艾特 ProductHunt 官方账号,争取被 Featured。只有被 Featured 的产品,才有机会参与打榜。如果你的产品被 Featured,在发布当天你可以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社交媒体等渠道号召投票。如果你希望进入榜单前几名的确定性更高一些,可以选择买量冲榜的方式,有一些第三方的渠道专门做这一块业务。ProductHunt 打榜是一种有效的产品 PR 手段,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程序化 SEOSEO 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增长手段。我不是 SEO 专家,稍微懂点 SEO 技巧。MCP.so 这个网站我靠程序化 SEO 拿到了谷歌 MCP 关键词搜索第一。程序化 SEO 的 SOP 很简单:数据采集 + 清洗AI 摘要 + 结构化内容服务端渲染 + 清晰的网页结构为长尾关键词自动构建页面定时更新 sitemapSEO 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事情,很难立马见效,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投入。有钱的团队可以选择投广告,没钱的独立开发者只能持续迭代,静待花开。如果你想学习 SEO,可以了解一下“哥飞的朋友们”社群,我在群里耳濡目染几个月,收获很多。AI Wrapper 指南套壳追热点,打造现金流。我认识很多独立开发者,正在干着很多人看不上,看到了都说“真香”的事情。这件事情叫:AI Wrapper,通俗一点的说法是:套壳。SOP 很简单,主要步骤是:发现热点:hf space + google trends + github trending抢注域名:namecheap + godaddy上线网站:vibe coding + 代码模板 + AI 能力(replicate、fal、openrouter)获取流量:seo + 社媒宣传流量变现:付费订阅 + 谷歌广告虽然这种项目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没有特别大的商业前景。却是很适合独立开发者的一个方向,短平快的模式能够快速积累现金🐂,先吃饱才有力气谈梦想。AI 大时代,可以 all in 的几个方向结合我看到的一些产品和观察到的行业趋势,给出几个我认为的可以 all in 的 AI 创业方向。AI CodingAI Coding 是目前商业化跑得最好的 AI 应用场景。去年下半年,Cursor、Bolt 等产品持续领跑 AI Coding 赛道。用户增长迅速、营收屡创新高。在大模型行业商业前景不明朗的共识之下,AI Coding 跑通了商业模式,增加了行业对 AI 应用的信心,也让这个赛道成为了香饽饽,各类产品涌现。目前 AI Coding 产品主要分为四类:Coding Editor,AI 编辑器,代表产品包括 Cursor、Windsurf 等Coding Copilot,AI 编程助手,以插件的形式存在,代表产品包括 Cline、Github Copilot、augmentcode 等Coding Agent,编程智能体,代表产品包括 Bolt、Lovable、v0 等Vertical Coding Agent,垂类编程智能体,代表产品包括 Same、Wegic 等对于独立开发者或小团队而言,应该避开主要的战场,选择从小的场景切入,比如 CopyWeb 主要做网页复刻、Wegic 主要做 Landing Page 生成。Same 是从网页复刻起家,慢慢转型做全场景 Coding Agent。AgentAgent 是目前最主流的 AI 产品形态。Manus 开启了一种新的产品交互范式,掀起了 Agent 开发热潮。目前 Agent 赛道主要分为两大类:通用 Agent 和垂直 Agent。大公司,或者明星团队,一般选择做通用 Agent。代表产品包括:Manus、Genspark、Minimax Agent、扣子空间等。也有一些团队选择从垂直领域切入,比如 Lovart 是设计 Agent,iMean 是旅行规划 Agent,ClipClap 是营销视频生成 Agent。对于独立开发者或小团队而言,也许可以从垂直场景切入,选择一个有需求的小场景,用 Agent 的形式改造原来的 SaaS 产品,给用户一种新的交互体验,可能会带来新的增长。Agent Infra卖铲子永远是一个好方向。今年 Agent 创业非常火,看到一个说法:所有的 SaaS 产品,都值得用 Agent 重新做一遍。淘金的人越多,对铲子的需求就越大。所以面向 Agent 开发做基础设施是一个可行的方向。Agent Infra 包括:Tools 工具Planning 规划调度Memory 记忆存储Boilerplate 业务模板VM / Container 虚拟容器Auth 登录鉴权Payment 支付收款如果你擅长其中的某几项,不妨一试。我目前在做的事情包括:MCP.so,为 Agent 开发提供工具ShipAny,为 Coding 类 Agent 提供模板K8S 基建,为 Agent 任务可视化提供容器MCPMCP 是 AI 高速发展三年以来,最大的平台型机会。围绕 MCP,有很多可以做的方向。比如:MCP 服务器互联网 2.0 时代,API 是对外开放数据或服务的最佳方式。AI 互联网时代,MCP 逐渐成为新的开放标准。作为独立开发者,我们可以把自己做的 SaaS 产品,尽早以 MCP 服务器的形式开放,支持 MCP 的消费终端(chatbot、智能体等)在迅速发展,意味着我们开放的能力可以被更多的产品集成,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 SaaS 产品的 tob 收入。MCP 应用市场MCP 服务器数量在急速增长,对 MCP 服务器的管理和分发是一个大的需求。最近 MCP 官方推出了 dxt 扩展分发方式,进一步降低了用户侧的使用门槛。MCP 应用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也许我们能做出一个 AI 时代的豌豆荚。MCP 服务路由平台参考 OpenRouter、硅基流动之类的大模型路由平台,我们可以做一个 MCP 服务器路由平台,面向智能体提供原子能力。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中间商赚差价,竞争壁垒在于供应链的整合。MCP 消费终端MCP 消费终端包括 chatbot、智能体,是最贴近用户的一类产品,市场规模很大。国内有很多优秀的独立开发者或小团队,在 chatbot 领域做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代表产品包括:ChatWise、ChatBox、Cherry Studio、DeepChat、LobeChat 等。以上围绕 MCP 的生态系统,是我最近投入的主方向。如果你看好 MCP.so,欢迎你参与共建。总结AI 一年,人间十年。AI 发展很快,行业仍在早期。新的时代有新的机会,独立开发也能影响全球。

idoubi·产品经验
【产品新星】Lovart.ai - 全球首个 AI 设计 Agent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到各个领域,设计行业也不例外。近日,一款名为 Lovart.ai 的全球首个 AI 设计 Agent 横空出世,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设计与科技圈激起千层浪,其强大的设计能力与创新的一体化创意流程,令无数设计师与创意从业者惊叹不已,甚至被赞誉为 “设计界的 GPT-4o”。深度思考,革新传统 AI 图像生成模式Lovart.ai之所以引发如此轰动,在于它彻底革新了传统 AI 图像生成模式,将 “深度思考” 理念引入其中。以往的 AI 生图工具,大多只是简单机械地根据指令生成图像,而 Lovart 却宛如一位经验丰富、思维缜密的专业设计师。当用户输入设计需求后,它并非急于动手创作,而是先对任务需求进行细致入微的分解,通过逐步推理与思考,精准把握需求核心,随后从众多模型工具中筛选出最为合适的,开启创作之旅。无论是品牌包装、插画绘制、LOGO 设计,还是海报制作等各类视觉内容,用户只需用简洁文字描述心中所想,Lovart 就能在一个无边界、可自由缩放的神奇画布上,一气呵成完成从创意构思到成品输出的全流程工作,全程无需切换平台,极大提升了设计效率与创作连贯性。一体化画布,开启创意制作新体验Lovart.ai的亮点之一,便是打造了一个融合传统设计与 AI 生成工具的一体化画布。在这个独特画布上,用户仿若置身于一个功能齐全的设计工作室,设计、编辑、微调等一系列操作均可在同一界面内无缝完成。无需再像以往那样,在多个不同平台与工具之间来回切换、频繁适应不同操作逻辑,这种 “Human + AI, Create on 1 Canvas” 的先进理念,宛如为创意制作安上了高速引擎,让创作过程变得更加流畅、高效,极大提升了创意实现的速度与质量。智能理解,精准实现用户需求操作过程中,Lovart 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智能理解能力。用户仅需通过自然语言,清晰表述设计需求,它便能迅速捕捉关键信息,将文字转化为生动、贴合需求的设计方案。它并非简单的图像生成,而是深入理解设计理念,精心构思每一处设计细节,再进行最终创作。为了实现这一卓越功能,Lovart 集成了市面上主流的多模态工具,像 GPT image-1、Flux Pro、OpenAI-o3 等众多顶尖技术皆为其所用。用户无需花费精力去了解底层复杂技术,只需专注于表达需求,Lovart 便会凭借自身智能,自动匹配最契合的模型,为用户打造出满意作品。强大编辑,攻克细节调整痛点值得一提的是,与普通 AI 生图工具相比,Lovart 在细节处理上优势明显,有效攻克了长久以来 AI 生成内容难以进行细节调整的痛点。它赋予用户近乎专业设计软件般强大的编辑能力,从色彩搭配的微调,到元素位置的精准移动,再到光影效果的细腻把控,用户均可按照自身创意与审美,对生成内容进行全方位、精细化调整,让设计作品更加完美,贴合心中预期。多元应用,成果惊艳众人从实际应用成果来看,Lovart 的表现堪称惊艳。在品牌视觉系统构建方面,它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根据设计师提供的基本概念与风格偏好,迅速拆解需求,生成一整套完整且风格统一的品牌视觉系统,涵盖 logo、包装、宣传物料等各个方面,甚至还会贴心地为整个系列命名,并确保所有角色都带有统一视觉元素,极大节省了品牌建设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在海报设计领域,无论是时尚海报的潮流感塑造,还是活动宣传海报的吸引力营造,或是营销素材海报的商业效果提升,Lovart 都能快速响应,生成专业级别的设计成果,助力相关活动在视觉呈现上先声夺人。不仅如此,Lovart 的能力还延伸至动态设计领域,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素材与描述,自动生成分镜,添加适配的 BGM,一键完成短视频制作,为用户带来一站式创意解决方案。赋能多人群,价值显著这款强大工具的出现,对于不同人群都有着显著价值。设计师借助 Lovart,可快速生成创意初稿,将自己从繁琐、重复性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意指导与关键决策环节,提升创意产出质量与个人工作价值。在快节奏的营销环境里,营销团队依靠 Lovart,能在几分钟内迅速产出高质量的新品上市或节庆促销海报,抓住市场推广的黄金时机,提升营销活动效果。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其海量视觉素材需求一直是内容创作的一大挑战,而 Lovart 的批量生成能力,正好能够精准应对这一痛点,显著提高内容创作效率,为电商业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AIPH·产品趋势
【产品深度】Figma的"云端革命" - 协作重塑设计,AI开启“大设计”时代

近日,协作设计软件公司Figma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股价飙升逾250%,创下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新纪录,成为史上首个募资超5亿美元且首日股价涨超三倍的大型IPO。此次上市不仅让其估值实现巨大飞跃,也再次将这家设计新贵推向了行业焦点。Figma的崛起,本质上是一场对传统设计工作流的“云端革命”。革新用户体验:告别“孤岛工匠”,拥抱实时协作在Figma出现之前,设计师的工作体验犹如“孤岛上的工匠”。他们必须配备专门的电脑,因为像Photoshop和Sketch这样的专业软件不仅安装困难,还经常出现问题。设计文件的每一次修改都可能是一场“大灾难”,版本管理更是专业技巧,例如“最终版_V3_最终确认_修改版.psd”的命名曾是每个设计师都深有体会的痛点。Figma的两位创始人Dylan Field和Evan Wallace在2012年获得了彼得·蒂尔的Thiel Fellowship基金投资后创立了公司。受Google Docs实时协同理念的启发,Figma将矢量编辑完全搬到浏览器端。这意味着用户无需安装复杂软件,只需一个浏览器即可进行设计,并实现跨平台无障碍操作,同时享受实时云端存储和分享的便利,大幅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这种变革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工作范式的彻底改变。设计从过去“单人完稿后交付”的封闭环节,转变为产品经理、工程师、运营人员都能实时共同创作的开放起点。这种独特的“协作网络”构成了Figma最重要的“护城河”。它让Figma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设计软件,更是许多公司生态的“基础设施”。Figma的用户数据也充分验证了其广泛的吸引力。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Figma的月活跃用户已超过1300万,其中高达三分之二的用户并非专业设计师。它已成为产品经理的“Google Docs”、工程师的代码规范库、市场团队的创意白板。Figma甚至被打趣地称为“最适合写字的人用的设计软件”。在商业模式上,Figma采用了“免费增值”(Freemium)模式,个人和小团队可以免费使用基本功能,而大型企业则付费订阅高级版本。这一策略极大地降低了新用户的采纳门槛,使其在设计师群体中实现了“病毒式传播”。2020年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兴起更是催生了对远程线上办公的巨大需求,Figma的云端协作功能因此成为“刚需”,用户数量激增,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AI时代下的“危”与“机”:Figma的战略布局当AI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时,许多人担忧Figma的“护城河”是否还能稳固。AI确实正从两个维度改变设计工作的本质:效率工具:AI能够自动完成命名图层、生成设计规范等重复性劳动。创意伙伴:AI可以根据简单的指令(Prompt)生成多种设计原型。这看起来似乎在“掏空”Figma的核心价值,但王煜全在前哨科技特训营中提醒大家:对于Figma这个已经走在“产业颠覆”道路上的新玩家,AI更多是助力,而非敌人。Figma认为,AI正在急剧降低“设计”的门槛。过去只有专业设计师才能使用复杂的软件,而未来,一个产品经理、一个创业者、一个营销人员,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想法,AI就能帮助其将想法快速视觉化。Figma CEO迪伦·菲尔德将这种影响类比为PPT和Word的出现:它们并没有让专业作家和演讲者失业,反而让“文档撰写”和“演示汇报”成为所有白领的基础技能。同理,Figma的目标是让“视觉化沟通与设计”成为每个人的基础能力。这是一个比专业设计师市场大百倍、千倍的“大设计”市场。AI实际上为Figma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潜在新用户。面对这个宏大的未来,Figma早已布局。它推出的两大AI功能——Dev Mode和Figma Make,清晰地展示了其管理层眼中的进化路径。Dev Mode:面向专业开发者,旨在帮助他们完成更精确、系统的开发任务,并能从设计稿直接提取代码片段,加速设计到开发的衔接。Figma Make:则面向“纯小白用户”,其口号是“你不需要懂设计、不需要写代码,甚至不需要画线框图,只需要一个idea,我们帮你变成网页/原型”。这项功能旨在帮助用户绕开前端设计的编程代码和设计规范。Figma解释,他们不仅将AI大模型引入平台,还构建了MCP(一种架构层优化),让AI能够真正“看懂”设计稿并生成结构化代码。Figma的AI战略展现出其成为“下一代生产力平台”的雄心。它没有选择转向模型或生成类产品,而是坚定地扮演“工作流基础设施”的角色——提供结构,而不是内容;搭建平台,而不是限定结论。通过不断完善FigJam和Figma Make等功能,并将AI能力逐步内嵌到产品结构中,Figma所面向的人群正变得更加宽泛,包括产品经理、开发者、运营人员、内容创作者等。尽管面临一些“迟到者”的质疑和早期演示中的小插曲,但Figma通过其对用户反馈的重视和持续的战略定力,正努力在AI时代开辟其新的增长曲线。Adobe曾计划以200亿美元收购Figma,但因反垄断担忧最终作罢。这次“失败的收购”反而极大利好Figma,因为它让资本市场看到了Figma已成为行业**“事实上的平台标准”**。Figma的独立上市和其对AI的深远布局,预示着它未来的故事绝不仅仅限于一个“工具公司”,而将拥有更具想象力的叙事。

AIPH·产品深度
2025年最新推荐5款AI原型设计工具

前言最近帮朋友公司做产品原型,发现市面上的AI工具多到眼花缭乱,有的号称"一键生成",结果卡到怀疑人生;有的看似功能强大,学起来却像在考编程……试了一周,推荐几个能让创意快速落地的神器。工具体会1. GemDesign:国产黑马,AI+协作一步到位适合人群:中小团队、产品经理、项目经理你可能喜欢的地方:对话式AI生成:输入需求描述,直接生成高保真原型,还带交互,省掉80%重复劳动。多场景修改:直接改、AI改、当甲方的面改,哪里不满意改哪里。截图/草图转换:上传截图或手绘草图,生成对应原型。需要注意的点:目前免费,后续可能会开始收费。体验地址:GemDesign - AI 驱动的产品原型设计工具2. Uizard:零门槛AI设计,手残党狂喜适合人群:个人创作者、新手、想快速验证灵感你可能喜欢的地方:手绘秒变数字稿:纸上草图拍照上传,自动转成可编辑界面,拯救手绘潦草党。对话式改稿:直接对AI说"按钮换个颜色",立马生效,不用翻菜单。免费版够用:新用户送15次生成额度,学生党友好。需要注意的点:生成风格偏欧美,中文组件库较少。体验地址:https://uizard.io/product/3. Framer:交互天花板,代码党的春天适合人群:懂代码的设计师你可能喜欢的地方:动效丝滑到哭:滚动视差、粒子动画都能做,堪比开发实现的效果。无缝对接开发:生成React代码,程序员看了直呼"真香"。中文版友好:支持中文界面和文档,不用硬啃英文。需要注意的点:学习曲线陡峭,没编程基础可能劝退。体验地址:https://www.framer.com/4. Bolt.new:全栈选手,会代码的冲适合人群:会代码、中大型项目你可能喜欢的地方:全栈应用生成:通过文字提示生成包含前后端的原型,甚至自动配置数据库。逻辑交互超细:支持条件判断、变量控制,做用户路径测试超实用。代码编辑:生成的可编辑代码,适合有开发经验的用户进一步优化,开发接手无压力。需要注意的点:服务器偶尔抽风,记得随时保存!体验地址:https://bolt.new/5. Figma:老牌王者,协作之神适合人群:全球化团队、重度协作需求你可能喜欢的地方:实时协作稳如狗:50人同时改稿不卡顿,评论区吵架(划掉)讨论超方便。插件生态丰富:从图标库到用户测试工具,应有尽有。设计系统完善:大厂都在用的组件化管理,维护大型项目神器。需要注意的点:国内访问偶尔玄学,数据存储在国外。体验地址:http://figma.com总结:按需选工具,别跟风!最后唠叨一句:工具只是辅助,别让AI限制你的创意!建议先薅免费试用,再决定是否付费~

GemDesign·设计师
【产品教程】如何使用WiseMind AI知识库

WiseMind AI 提供强大的智能 AI 知识库功能,帮助用户高效整理和利用知识资源。你可以创建多个知识库,灵活添加多种知识来源,包括:WiseMindAI 文件列表中的所有文档WiseMindAI 笔记列表中的所有笔记新上传的文档新添加的链接借助这一功能,你可以与知识库中的所有文档进行智能对话和总结,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精准回答问题,全面了解知识内容,从而节省大量查找时间。📖 使用教程:轻松上手,高效管理1. 创建知识库:快速搭建知识框架1)打开“知识库”标签页,点击“创建知识库”按钮。2)按照提示填写以下内容:3)点击“保存”,即可轻松创建一个专属知识库。2. 分析知识库文档:解锁知识核心在使用知识库之前,需要对文档内容进行分析,以提取关键信息。你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分析所有文档:一键分析知识库中的所有文档,全面掌握内容。分析未处理文档:仅分析尚未分析的文档,逐步完善知识库。3. 知识库总结:多维度呈现知识精华文档分析完成后,即可利用“知识库总结”功能,快速提取知识要点:文本总结:以简洁文本形式展示知识库核心内容,支持修改、分享、笔记等功能,方便进一步整理和应用。思维导图总结:以直观的思维导图形式呈现知识结构,同样支持修改、分享、笔记等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此外,还可查看“已总结的历史”,随时切换到之前的总结版本,确保知识梳理的连贯性。4. 知识库对话:智能互动,精准获取知识完成文档分析后,即可开启“知识库对话”模式,与知识库进行深度互动:对话:直接与知识库对话,输入问题或关键词,获取精准答案,快速定位所需知识。问点什么:系统基于知识库内容,自动生成 5 个关键问题,帮助你快速了解知识重点。5. 知识库文档操作:灵活管理,持续优化你可以随时对知识库中的文档进行操作,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等,确保知识库内容始终符合你的需求。🌈 使用示例:高效应用,助力学习与工作Chris 通过 WiseMindAI 创建了一个知识库,专门存储 WiseMindAI 的所有文档。他一键分析了所有文档内容,快速掌握了知识库的核心要点。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Chris 随时与该知识库进行对话,输入问题后,系统迅速给出精准答案,帮助他高效获取详细的知识信息,大大提升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WiseMind AI·工作效率
【应用案例】小红书emoji小人制作攻略

最近小红书上的emoji小人视频火了,那些萌萌的3D贴纸小人跳舞、做表情,确实挺有趣的。不少人在问怎么制作,今天就来详细聊聊这个。制作难度和门槛说实话,这个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也不是完全零门槛。你需要:会基本的手机App操作对AI工具有一定了解有耐心调试参数懂一点视频剪辑基础如果你之前玩过AI绘画或者做过短视频,上手会更快一些。具体制作步骤第一步:生成emoji风格头像工具推荐:美图RoboNeo(网页版RoboNeo.com或手机App都可以)操作要点:注册账号后每天有大约10次免费生成机会上传一张清晰的真人照片,最好是正脸、光线好的提示词很关键,参考这个模板:"学习苹果ios系统表情符号风格,将照片中的人生成3D贴纸头像。保持原有的脸型、肤色、五官、发型、服装和表情。确保最终效果像官方ios emoji贴纸。"小技巧:如果第一次效果不好,可以调整照片角度或者修改提示词再试试。第二步:静态图转动态视频推荐工具:即梦、可灵、Runway等AI视频生成工具操作流程:选择"图生视频"功能上传刚才生成的emoji风格图片输入动作提示词,比如:"3D贴纸小人开心地跳舞,手臂自然摆动""emoji小人做鬼脸,眨眼睛""小人左右摇摆,表情生动"注意:动作不要设计得太复杂,简单的动作效果反而更好。第三步:视频后期处理使用剪映或美图秀秀进行简单剪辑:去背景:用"智能抠像"功能去掉白色背景配音乐:选择节奏感强的背景音乐,最好是当下流行的BGM调色调:稍微提高饱和度,让视频更鲜艳添加文字:可以加一些有趣的文案或标签总结这个emoji小人制作确实是个不错的创意方向,技术门槛不算太高,但想要做出爆款内容还是需要一些技巧和坚持。最重要的是,不要指望一夜暴富,把它当作一个学习AI工具、练习创意表达的机会,顺便看看能不能积累一些粉丝,这样心态会更好一些。毕竟,互联网上的热点来来去去,但掌握了这些AI工具的使用方法,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玩法等着你去尝试。

AIPH·AI画图
【产品评测】国产AI编程IDE三强争霸 — 谁将主宰开发者生态?

一、产品定位与技术架构腾讯CodeBuddy:全栈工程师的“一站式工厂”定位:覆盖从需求设计到部署的全生命周期,主打“AI全栈工程师”概念,支持非程序员用户(如产品经理、设计师)通过自然语言或设计稿(Figma转代码)直接生成完整应用。技术架构:基于腾讯混元+DeepSeek双模型,支持MCP协议生态,无缝对接Docker、GitHub等工具链,降低50%的上下文切换成本。阿里通义灵码:中文场景的“精准外科医生”定位:深耕中文开发环境,专注代码生成准确性与企业级适配,尤其在阿里云生态中表现突出。技术架构:依托多模态模型Qwen3-Coder,支持图片转前端代码,256K上下文长度可扩展至1M,在SWE-Bench测试中性能比肩Claude 4 Sonnet。字节Trae:零基础开发者的“自动化流水线”定位:Solo模式实现从需求到部署的端到端自动化,目标是用AI替代传统开发流程,降低单人开发门槛。技术架构:国际版支持Claude 3.7/GPT-4o,国内版集成DeepSeek-V3和豆包1.5Pro,通过上下文工程优化需求理解精准度。二、核心功能实测对比​功能维度​​腾讯CodeBuddy​​阿里通义灵码​​字节Trae​​代码生成能力​支持20+文件系统工程搭建,任务完成率92%NL2Code准确率领先,中文术语理解92%长代码续写易上下文断裂,需人工校验​调试与测试​单元测试覆盖率100%,漏洞识别率98%Bug修复稳定,但复杂逻辑需人工介入基础调试功能全,深度分析能力弱​多模态支持​❌ 不支持图片转代码✅ 设计稿转前端代码(核心优势)✅ 支持图片澄清需求​私有化部署​✅ 企业版¥19/月,支持Ollama本地模型❌ 暂未开放✅ 企业级RAG保障数据隐私三、性能与效率关键指标响应速度: CodeBuddy延迟仅120ms(业内最低),中文提示理解准确率领先15%;Trae国际版延迟<380ms,但国内访问因网络问题波动明显。资源消耗: Trae需至少16GB内存,硬件门槛较高;CodeBuddy轻量化设计,适配低配设备。开发效率提升: 腾讯内部使用率85%,复杂项目提效40%;阿里日均生成代码3000万次,但复杂任务响应不稳定。四、适用场景与开发者体验企业级开发: CodeBuddy的私有化部署和云生态集成更受金融、政务场景青睐;通义灵码在阿里云API调用中无缝衔接。独立开发者/小团队: Trae的Solo模式适合快速原型开发,但成品质量依赖提示词精度;CodeBuddy的Craft模式10分钟生成教学项目,教育领域优势显著。吐槽点: Trae被用户抱怨“生成代码与需求偏差大”,需多次调试;通义灵码高级功能需付费,学习曲线陡峭。五、商业模式与生态布局腾讯:个人版免费+企业版低价策略(¥19/月),通过MCP协议构建工具链生态,野心在“开发者入口”争夺。阿里:模型层发力,Qwen3-Coder定价仅为Claude的50%,以低价高性能抢占模型市场。字节:国际版免费开放Claude 3.7,国内版靠邀请码裂变拉新,但订阅费高达$20/月,性价比存疑。终极结论:谁更适合你?选腾讯CodeBuddy:适合全栈开发者、教育场景及腾讯云生态用户,追求高性价比与私有数据安全。选阿里通义灵码:推荐给中文技术栈企业、前端开发者,需深度结合云服务与设计稿转代码功能。选字节Trae:适合创业团队快速验证idea,但需容忍调试成本和硬件门槛。技术迭代启示录:AI编程之战已从“工具辅助”升级为“自主交付”,未来胜负手或在生态整合——腾讯的MCP协议、阿里的模型基建、字节的端到端自动化,谁先打破“黑盒”瓶颈,谁将定义下一代开发范式。

AIPH·AI编程
【产品体验】零代码开启创意应用开发之旅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应用开发似乎总是被专业技术门槛所限制。然而,HaiSnap 这个神奇的平台却打破了这一壁垒,让没有编程基础的普通人也能轻松将创意转化为应用。作为一个致力于让 “创意自由生长” 的零代码开发平台,HaiSnap 通过创新的 AI 技术,重新定义了应用开发的方式。接下来,就随我一同深入体验 HaiSnap 的魅力吧!一、HaiSnap 是什么?HaiSnap 是北京海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 AI 应用生成平台,其核心理念是 “氛围编程(Vibe Coding)”,即用户无需编写代码,只需通过自然语言与平台交流,就能创建出各种 Web 应用。它就像是一个贴心的 “数字工匠”,能将你的想法迅速雕琢成可运行的应用程序。无论是简单的娱乐工具,还是复杂的业务系统原型,HaiSnap 都能助你一臂之力。二、使用方法超简单使用 HaiSnap 非常便捷,目前处于免费开放体验期,你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官网(https://www.haisnap.com/ ),就能开启你的创作之旅。注册登录:进入官网后,点击右上角的 “登录 / 注册” 按钮,可以通过手机号快速注册账号,整个过程十分流畅,几秒钟即可完成。提出需求:登录成功后,会进入到 HaiSnap 的主界面,页面简洁明了,正中间有一个醒目的输入框,这就是你与 HaiSnap 交流的 “魔法入口”。在这里,你可以像和朋友聊天一样,用自然语言描述你想要创建的应用。例如,你想做一个简单的待办事项管理工具,只需输入 “我想做一个待办事项应用,能添加事项、标记完成和设置提醒”。细化需求:如果你的描述比较简略,HaiSnap 会智能地向你询问更多细节。比如你只说 “做个网站”,它会弹出对话框,询问你诸如 “是否需要用户登录功能?”“是否添加购物车功能?” 等问题,你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点击鼠标进行选择即可。这种交互方式非常友好,即使是完全不懂技术的人也能轻松应对。等待生成:确认好所有需求后,点击 “生成” 按钮,HaiSnap 便开始施展它的 “魔法”—— 自动为你编写代码、构建应用。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会根据应用的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简单的应用可能只需短短几分钟,复杂一些的可能需要十几分钟。在等待过程中,页面会实时显示生成进度,让你清楚了解 “魔法” 的施展情况。预览与调整:应用生成完成后,会直接跳转到预览页面,你可以立即体验自己的作品。如果对生成的应用效果不满意,也不用担心,HaiSnap 提供了强大的调整功能。你既可以直接在代码层面进行修改(对于有一定编程基础的用户),也可以继续通过自然语言与 HaiSnap 对话,提出修改意见。例如,你觉得页面颜色不好看,只需说 “把页面主色调换成蓝色”,HaiSnap 会马上根据你的要求对应用进行调整。发布与分享:当你对应用感到满意后,就可以将其发布出去了。HaiSnap 支持一键将应用部署至云端,生成一个专属的链接,你可以将这个链接分享给朋友、同事,让他们也能体验你的创意成果。此外,你还可以将应用发布到 HaiSnap 的创意社区,与全球的创作者们交流分享,获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进一步优化你的应用。三、实际体验展示为了更直观地感受 HaiSnap 的强大功能,我进行了一系列实际测试。制作趣味小游戏:我首先尝试生成一个简单的小游戏 ——“猜数字”。我在输入框中输入 “做一个猜数字的游戏,系统随机生成 1 - 100 之间的数字,用户输入猜测的数字,系统提示猜大了、猜小了还是猜对了,猜对后显示所用的猜测次数”。点击生成后,仅仅过了 3 分钟左右,一个功能完整的猜数字游戏就呈现在我眼前。游戏界面简洁大方,操作流畅,完全符合我的预期。我邀请了几位朋友一起试玩,大家都对这个小游戏的趣味性赞不绝口,很难想象它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由一个不懂编程的人创建出来的。2、打造个人博客网站:接着,我想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和技术心得。我向 HaiSnap 描述了我的需求:“我要做一个个人博客网站,有首页、文章列表页、文章详情页和关于我页面。首页展示最新的几篇文章摘要,文章列表页列出所有文章标题,点击标题可进入文章详情页查看全文,关于我页面介绍我的基本信息和个人经历。网站整体风格简约清新”。大约 10 分钟后,一个精美的个人博客网站就生成了。网站不仅页面布局合理,而且自带了基本的文章管理功能,我可以方便地添加、编辑和删除文章。通过简单的设置,我还为网站绑定了自己的域名,将其正式上线,让更多的人能够访问我的博客。zsxoknny-cjiawen1991.haisnap.com。四、HaiSnap 的优势亮点零代码门槛:这是 HaiSnap 最大的优势之一。无论你是学生、教师、设计师,还是对编程一窍不通的普通上班族,只要你有想法,都能在 HaiSnap 上实现。它彻底打破了技术壁垒,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应用开发者,释放自己的创意潜能。快速高效:从提出需求到生成可运行的应用,HaiSnap 的速度令人惊叹。相比传统的应用开发方式,需要组建专业的开发团队,经过漫长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HaiSnap 能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就给出成果,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让你能够快速验证自己的创意想法。代码透明可控:与一些 “黑箱” 式的开发工具不同,HaiSnap 在生成应用的过程中,会将代码实时展示给用户。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是如何根据你的需求编写 HTML、CSS、JavaScript 等代码的,就像观看一位大厨现场烹饪美食一样。如果你对代码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对生成的代码进行二次编辑,进一步优化应用的功能和性能。创意社区助力:HaiSnap 的创意社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灵感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浏览其他用户分享的各种精彩应用案例,学习他们的创意和开发思路;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社区,接受大家的评价和建议,与全球的创作者们共同成长。社区还整合了丰富的开源代码资源,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参考素材。多场景适用:HaiSnap 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用它快速创建教学辅助工具,如在线测试系统、互动课件等,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可以通过制作自己的小应用,提高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企业中,员工可以利用 HaiSnap 开发各种内部工具,如项目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提升工作效率。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制作娱乐小游戏、生活实用工具,还是搭建个人网站、社交媒体应用等,HaiSnap 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五、使用中的小遗憾在体验 HaiSnap 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目前 HaiSnap 在处理一些非常复杂、专业性较强的应用需求时,可能还无法完全达到专业开发团队的水平。虽然它能够生成基本的功能框架,但在一些细节处理和性能优化方面,可能还需要人工进一步调整。此外,HaiSnap 的二次对话微调功能有时不够精准,多次修改需求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用户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排查和解决。不过,考虑到 HaiSnap 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平台,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迭代优化阶段,相信这些问题在未来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总的来说,HaiSnap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应用开发新世界的大门,让零代码开发从梦想照进现实。它以其简单易用、快速高效、代码透明等诸多优势,成为了广大创意爱好者和非技术人员实现想法的得力工具。无论你是想为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还是为工作提高效率,亦或是探索应用开发的无限可能,HaiSnap 都绝对值得你去尝试。现在就访问 HaiSnap 官网,开启你的创意应用开发之旅吧!说不定下一个风靡全球的应用,就出自你的手中!

HaiSnap·AI编程

暂无产品

联系我们

市场、内容及商业合作,欢迎与我们联系

投稿联系微信二维码
点击查看大图

AIPH 主理人微信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点击查看大图

微信公众号

关注获取更多AI信息